“我的美国同事开玩笑说,现在在很多国际科技期刊中,经常能看到论文的作者姓名中含有x、y和z这样的字母(指中国人姓名的拼音),”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任教的华人科学家王中林的这番话令新华社记者印象深刻。 王中林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些年中国科研实力以及科技论文产出的“涨”势。他的话在负责统计分析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得到了“数字印证”。 该所总工程师武夷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用一组权威数据“说话”:1970年,我国科研人员只发表了1篇国际论文;1980年,发表不到900篇;1990年,6055篇;2000年,2.26万篇;到2008年,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共收录中国论文11.67万篇,仅次于美国。 “这样的增长势头很猛!”武夷山还从横向对比举例说,英国1999年发表的sci论文数是9.2万篇,2005年突破11万篇,用了6年时间;而中国在2007年的论文数接近9万篇,到2008年就突破了11万篇,只用了1年时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科研总体实力在逐步提高,这是论文数量增长最根本的原因,”武夷山认为。 |
gmt 8, 2020-9-5 19:55 , processed in 0.0292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x3.2
© 2001-2013